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蛇吞象!“谷歌杀手”成立仅3年,要砸345亿美元收购谷歌浏览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时报)

一场耐人寻味的“蛇吞象”大戏,正在硅谷上演。

据外媒日前报道,成立仅3年的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向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出收购要约,计划以34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谷歌旗下的Chrome浏览器。这一报价近乎Perplexity自身180亿美元估值的两倍。

这场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购让外界颇为惊讶,此举也被质疑为是对谷歌的“碰瓷”和一场作秀。毕竟,虽然Perplexity作为传统搜索引擎的挑战者,是硅谷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但从资金层面看,Perplexity自身现金流和资产根本不足以覆盖如此高额的收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罕见的创业公司对大厂产品的反向收购,恰好处在美国司法部针对谷歌垄断案的关键节点。

反垄断窗口下的收购要约

作为专注于 AI 搜索的初创公司,Perplexity核心产品是一款 AI 驱动的搜索引擎。不同于传统搜索引擎的链接堆砌模式,它以解答而非搜索为核心,能像聊天机器人一样直接为用户提供整合后的精准答案,并标注信息来源。这种搜索范式让其自2022年8月成立以来迅速崛起,短短3年间估值飙升至180亿美元,曾被业内誉为“谷歌杀手”。

而Perplexity此次的收购提议也并非空穴来风。时间线拉回到2024年8月,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裁定,谷歌通过与浏览器公司、智能手机制造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签订独家协议,阻止用户接触其他搜索服务,从而维持其在搜索引擎和文字广告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判决书中称,谷歌一年支付上百亿美元,使其搜索引擎成为智能手机和网络浏览器的默认选项,这种行为构成了非法垄断。

此后,相关部门提议强制谷歌剥离其Chrome浏览器,并禁止谷歌通过向手机制造商支付费用的方式将谷歌设为默认搜索引擎。而谷歌则提交自拟补救方案,试图替代结构性拆分。

今年4月,美国司法部针对谷歌在线搜索主导地位提起的反垄断诉讼进入补救措施阶段的听证会。在听证会上,OpenAI、Perplexity等公司均在听证会上作证。OpenAI一名高管表示,如果法院强迫谷歌出售Chrome浏览器,OpenAI将积极竞购;Perplexity高管Dmitry Shevelenko也表态,若法庭强制剥离Chrome,公司有兴趣接手,且不希望OpenAI介入。如今,距离公布补救裁定日期越来越近,Perplexity的正式要约更像是一次“提前卡位”。

从要约细节看,Perplexity的报价诚意与风险并存。其承诺保持浏览器核心代码Chromium的开源属性,未来两年向该项目投入3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将继续把谷歌设为默认搜索引擎。Perplexity称,这笔没有股权成分的交易将维护用户选择权,并缓解未来的竞争担忧。

Perplexity成立至今完成多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使其估值达180亿美元,345亿美元的报价对其而言无疑是“天价”。但公司称,数家顶级风投基金已承诺全额资助该交易,只是未披露具体机构名称。市场人士分析,这或许是风险资本对AI入口赛道的押注——毕竟Chrome作为全球用户超30亿、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的浏览器,是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流量入口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Perplexity自身也在布局浏览器赛道。2025年7月,其刚刚发布自有AI浏览器Comet,主打“浏览器+AI代理”功能。若能收购Chrome,意味着其可瞬间将30亿用户纳入潜在用户池,无需从零构建流量基础,这对依赖用户数据训练模型的AI公司而言,吸引力不言而喻。

谷歌力守Chrome,收购可行性存疑

面对这份“意外”要约,谷歌尚未表示愿意出售Chrome浏览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2025年4月的听证会上曾直言,强迫谷歌出售Chrome浏览器或与竞争对手共享数据将损害谷歌的业务,阻碍其投资新技术,并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从商业逻辑看,Chrome是谷歌搜索与广告帝国的“基石”,Chrome通过浏览器锁定用户搜索行为,为支撑起谷歌主要年营收广告业务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出售Chrome无异于“自断臂膀”。

此外,行业对要约可行性的质疑也接踵而至。首先是估值争议,搜索引擎DuckDuckGo首席执行官Gabriel Weinberg曾建议,若谷歌被迫出售Chrome,其估值至少应达500亿美元,而Perplexity的345亿美元报价明显低于这一水平。其次是整合难度,Chrome作为全球最大浏览器,涉及复杂的技术生态与用户数据安全,一家成立仅3年的初创公司能否平稳接手,仍是未知数。

更关键的是,潜在竞争者不止Perplexity一家,公开信息显示,OpenAI早已表达对Chrome的收购兴趣,其产品负责人Nick Turley在2025年4月谷歌反垄断审理期间曾表示,OpenAI和其他多方将尝试收购Chrome;雅虎及私募巨头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也对Chrome表露过意向。若法官最终裁定强制出售,一场多轮竞价恐难避免,Perplexity的资金优势并不突出。

从Perplexity自身来看,这场收购更像是“一石二鸟”的公关策略。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Perplexity的营收为3400万美元,但在第三方模型及云服务上的支出高达5700万美元,处于亏损状态。通过高调提出收购,既能借谷歌与反垄断案的热度提升自身关注度,也能为刚发布的Comet浏览器引流。无论收购成败,Perplexity“敢挑战巨头”的标签已为其赚足眼球。

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谷歌垄断案的最终裁定上。若裁定倾向于强制剥离,Chrome的归属或许将改写AI与互联网入口的竞争格局;若谷歌的自拟补救方案获认可,这场收购或许只是科技史上的一段插曲。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生成式AI对传统搜索的冲击加剧,浏览器作为AI服务第一界面的战略价值将愈发凸显,围绕它的争夺,也许才刚刚开始。(实习生唐文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王昭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2fpn.cn/2210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